上夜班的人易患糖尿病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睡眠質量欠佳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比其他人高6倍,連續三晚睡眠紊亂就會出現糖尿病癥狀。
英國理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菲利普·弗羅蓋爾帶領研究人員,調查了7632人的體檢數據,結果顯示,褪黑激素受體MT2基因的40種變體與2型糖尿病有關。研究人員在實驗室測試了每種基因變體對人體細胞褪黑激素受體MT2的影響,結果發現,其中4種變體極為罕見,可使褪黑激素受體MT2褪黑激素完全不產生反應.數據顯示,體內帶有這4種特殊變體的人患2型糖尿痛的幾率比其他人高出6倍。研究人員隨后又采集了11854人的樣本,印證了上述發現。
弗羅蓋爾說:“我們發現,比起其他變體,4種極為罕見的褪黑激素受體MT2基因變體影響力更大。”
人體生物鐘由褪黑激素精確調控,褪黑激素由大腦松果體在缺乏光刺激時產生,白天激素水平會降低,夜晚升高,有助于調節睡眠模式,先前研究顯示,這種睡眠模式依賴于人體的新陳代謝。例如,那些睡眠較少的人容易惠糖尿病和心臟病,生理節奏紊亂的實驗鼠更容易體重增加。研究人員由此推測,這種聯系可能與胰島素有關,褪黑激素似乎能夠調節體內胰島素水平。
胰島素有助細胞從血液中吸收葡萄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這套系統無法正常運轉,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從而危害其他器官和組織。弗羅蓋爾說:“調節血糖是受生物鐘控制的眾多機制之一。我們的研究在已知基礎上進一步解釋了攜帶關鍵成分的基因如何對糖尿病患病幾率產生影響。”
弗羅蓋爾說,他們的研究結果或有助解釋為何常上夜班的人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從而幫助醫生更精確地評估糖尿病及更有針對性地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慈善機構“糖尿病英國”的伊恩·弗雷姆博士說:“基因研究有助醫務人員掌握人體基因改變對患2型糖尿病幾率的影響……我們知道的越多,就越可能研制出新藥或更有針對性地使用現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