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有各自的生理特點:
上焦為橫膈以上,包括心肺、胸、頭面部及上肢。它的作用是主氣、主呼吸,主血脈,其特點是主宣發,將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氣敷布周身,如霧露一樣可以滋養全身臟腑組織,因而喻為“上焦如霧”。
中焦為橫膈以下,臍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肝、膽等臟腑。它的功能是主運,即腐熟水谷,運化精微,以化氣血,故喻之為“中焦如漚”。“漚”即是指飲食水谷腐熟時的泡沫浮游狀態。
下焦為胃以下部位,包括大腸、小腸、胥、膀胱等。但因肝腎同源,肝腎互見的病理關系,中醫學上通常將肝腎都歸屬于下焦。作用是主分別清濁、排泄尿液與大便,它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點,故稱“下焦如瀆”。“瀆”指溝渠。
《易經》認為,我們身體的陰陽平衡直接受三焦的管理,如果三焦不通,必然疾病叢生。當三焦經多氣少血,氣動氣亂時,人就會生病。像耳聾、耳嗚、喉干痛、精神病均需調理此經。平時照顧好三焦是對健康的大安慰。
如何保養三焦呢?中醫認為“亥時三焦通百脈”,此一語便道破了保養三焦的秘密。也就是說,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就會得到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
三焦經穴位可治很多病
經常敲揉三焦經穴位有很好的美容作用,除此之外,單獨使用三焦上的穴位也能對人體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陽池穴——暖手要穴
陽池穴是一個“萬能穴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尋找竅門:手背上翹后,腕部出現皺褶,在靠近手背側皺褶上按壓,壓痛點即是)。
經常按摩此穴,不僅可以消除腕關節疼痛,還可以治療女性朋友的手腳冰冷癥,調節內臟器官的正常功能,對感冒、氣喘、胃腸病、腎臟功能失調等疾病均有助益。
可以說,陽池穴是很多女性朋友的福音。周圍很多好姐妹向我主訴她們經常手腳冰冷,我告訴她們堅持按摩陽池穴,經過一段時間后,大家都感覺這個方法還真不錯。
為什么有這樣的效果呢?原來陽池穴是手少陽三焦經中的原穴,有調理三焦,溫暖全身的重要作用。它位于人體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橫紋上,前對中指、無名指指縫。三焦經氣血在陽池穴吸熱后化為陽熱之氣。只要刺激這一穴位,便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暖和身體,進而消除發冷癥。
按摩時一定要慢,時間要長,力度要緩,要用兩手一齊按。可先用一只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再換過來用另一只手來做。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內,用不著別人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