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洗澡注意事項
眾所周知,洗澡對于保護皮膚衛生、消除疲勞和改善睡眠等,都有著積極意義。但老年人由于各重要臟器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了許多變化,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在洗澡這個日常生活小事上,如不注意,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甚至發生意外。所以洗澡時應注意以下5個方面。
1.水溫還要過高
有些老年人惟恐著涼,在冬季將水溫調得過高,這會使全身皮膚血管擴張,大量血液集中到皮膚表面,導致心血管急劇缺血,引起心血管痙攣。如果持續痙攣15分鐘,即可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大面積心肌梗死,就有猝死的危險(發病后1小時內死亡)。高血壓病患者還會因全身皮膚血管擴張而使血壓驟然下降,出現低血壓,導致頭暈、心慌等癥狀。所以水溫要不冷不熱,一般以37℃左右為適宜。
2.時間不宜過長。
長時間把全身浸泡在熱水中,因體表毛細血管擴張,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對減少。尤其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的老年人,極易發生中風和心肌梗死。患有肺氣腫、肺心病、哮喘病的老年人也會感到呼吸困難。因此,洗澡時間不宜拖得過長,以免發生意外。此外,老年人體力較弱,皮膚變薄,皮脂腺逐漸萎縮,洗澡過勤,皮膚容易變得干燥,引起瘙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