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食物攝入太多究竟對身體有什么損傷呢?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有一句話叫: “飲食自信,腸胃乃傷。”就是說吃得太多,超過自己的消化能力,會損傷腸胃功能。前人還有“多食之人有五苦患”之說,指出了攝食過多的具體危害,即“一者,大便數;二者,小便數;三者,擾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養;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吃得多,大、小便就多,身體容易發胖,飲食也不容易消化完全,晚飯吃得太多,還會影響睡眠:這就是“五苦患”。對此,養生須慎誡之!
其實人體自身是一個很嚴密的系統,每當我們進食到一定量的時候,我們的身體自然會發出信號,那就是“飽”感。我們日常只要細心體會,自然能明顯感覺到,一旦“飽”感出現,就該及時停箸,此即“少食”。如果繼續進食,甚至出現“飽脹”、“撐滿”的感覺,說明攝食過量,不利健康。當然,以上所提到的惑覺,是針對沒有疾患的人群,如果是有明顯胃腸道疾病,如胃炎、十二指腸潰瘍,或者因為其他系統疾病影響到胃腸道功能的,則不在此例。若感覺每餐少食提供的熱量不足,尚可增加進食次數。
可見,人欲得長壽,當謹記南宋享壽85歲高齡的大文豪陸游所說“多壽只緣餐飯少”,把“少食”作為養生要務,嚴防多食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