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淵 :俗名“腦漏”。本病多由外感風寒,內因膽經之熱影響及腦而起,其主要癥狀為鼻塞,經常流帶惡臭味的膿濁鼻涕,有的患者鼻頞(音餓)部有辛酸感(《素問·氣厥論》稱之為“辛頞”),并可出現頭暈,目眩等癥。本病相當于鼻竇炎。
鼻痔 :凡鼻腔內生贅肉腫塊,統稱鼻痔,又稱“鼻瘜肉”。本病是由于肺經風濕熱諸邪郁滯而成。輕者鼻塞氣堵,重者鼻大畸形,甚或垂出外鼻孔。
耳后疽 :本病系由三焦及膽兩經火毒引起,其癥狀為耳后腫痛潰破流膿,并常伴有頭痛,惡寒,發熱等周身癥狀,類似急性乳突炎。
鼻鼽:是一種由于肺氣虛虧,衛氣失固,感受寒邪所致的病癥,其表現為經常鼻流清涕,容易打噴嚏。類似過敏性鼻炎。
鼻疳:此癥多發生于小兒,常因乳食不調,致上焦有積熱引起,也有因風熱外邪侵肺而患鼻疳的,其癥狀為鼻孔赤癢,潰破生瘡,疼痛。
鼻癤:鼻內或鼻外因肺經壅熱而出現小癤腫,局部發熱紅腫疼痛,癤腫成熟后頂口出現膿頭。同時,可出現唇頰部紅腫和全身不適癥狀。
鼻衄:即鼻竅出血。引起鼻衄的原因頗多,但以實熱癥為多見。如風溫外感,肺素有熱,或胃經積熱,或肝火上炎,均可引起鼻衄。此外也有陰虛火旺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