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小常識 抗生素用量不足屬濫用
在我國,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現象較為嚴重,其中,為突出的是超大劑量使用,而容易被忽視的則是用量不足,特別是一些經常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他們或懼怕抗生素的不良反應,或懼怕細菌耐藥性,一味減少抗生素使用時間和使用劑量,結果走向了不合理用藥的另一個極端,同樣危害身體健康。
藥量不足危害大
據介紹,人體發生細菌感染時細菌量比較大,這些細菌群體通過分裂進行繁殖,每分裂一次會有極少的細菌發生變異,從敏感菌變為耐藥變異菌。在自然狀態下,耐藥變異菌所占的比例極小,與大量敏感菌在人體內共存,維持身體平衡。
使用抗生素后,如果抗生素使用劑量充足,敏感菌與個別耐藥變異菌都可以被殺滅,感染得以控制。但是,如果抗生素使用劑量不足,體內藥物濃度達不到殺死細菌所需要的水平,細菌無法被清除,感染得不到控制。更為嚴重的是,抗生素使用劑量不足后,很容易誘導細菌耐藥性,使耐藥變異菌在人體內聚集,給以后的感染治療帶來困難。
三種不合理用藥現象
減小服藥劑量:有些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時,任意將服藥劑量減小,如1片改半片,1匙改半匙,結果造成抗生素使用劑量不足,細菌無法被清除,不但感染難以控制,還可能誘導細菌耐藥性。
延長服藥間隔時間: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疾病,醫生常給患者口服青霉素,成人1天3次。有的患者擅自將1天3次服藥改為1天2次,甚至1天1次。這樣也可能造成抗生素劑量不足,感染難以控制。
縮短用藥療程:大多數抗生素都有明確使用療程,通常需要使用5~7天以上,但有的患者在癥狀好轉后的第3天,就擅自停藥,從而造成抗生素劑量不足,感染遷延不愈或反復發作,或轉為慢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