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些從不參與各類文化活動的人相比,喜歡參觀畫廊、博物館或經常觀看演出的人更容易感覺自己身體健康、情緒穩定、生活幸福。
文化活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接受型”文化活動,即喜愛欣賞和體驗他人的表演或作品而非親自動手創造一種文化,如聽音樂會、看藝術展、觀看喜劇或參觀博物館等。另一種是“創造型”文化活動,即需要親自動手,如參加油畫課或鋼琴課等。
“接受型”文化活動能給人的身心帶來諸多益處。這是挪威研究人員針對5萬多名成年人展開的研究得出的結論。
該研究成果刊登在新一期《流行病和公共衛生雜志》月刊上,主要就參與文化活動是否與良好的身體狀況、生活滿意度、較少焦慮或抑郁等存在關聯展開研究。
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06至2008年期間收集了挪威北特倫德拉格地區20歲至80歲的50797名居民的健康狀況數據。該大學研究員科恩德拉·克伊珀斯指出:“經常參與各類文化活動與良好的健康狀況、較高的生活滿意度、更少焦慮或抑郁之間存在積極的聯系。”
研究人員還指出,更容易從中受益的是那些對各種“接受型”文化活動感興趣的男性。
研究考慮了調查對象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后發現,一個人參與文化活動的時間多少與其健康狀況和對生活的感受之間存在一定聯系。更多地體驗文化活動,其健康狀況和幸福感更高。
此外研究還發現,經常看藝術展、參觀博物館和看劇的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感覺身體健康、生活滿意,焦慮和抑郁感也更低。
科學家尚不了解為何健康與文化活動之間存在聯系,但確信各種能讓人感到放松的活動,如聽音樂、閱讀和看電影等都能減輕壓力感,對健康有著積極作用。
結語:生命不息,調理不止,只有在平時生活中注意養生、注重保養,才能達到抗老保健康的目的。(文章原載于《養生保健指南》,刊號:2012.02,作者:海濤;《益壽文摘》,刊號:2012.02,作者:韋桂瓊、魏婧,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