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同年齡的養生妙法
20歲 養骨是關鍵
全科醫生建議:艾麗·卡農博士表示,這個年齡段處于性活躍期,女性宮頸癌危險增加,25歲后每3年應檢查一次。男性20-40歲睪丸癌高發,每月應自我檢查一次。另外不要暴曬,以避免致命性黑色素瘤。
營養學家建議:凱瑟琳·柯林斯博士表示,20歲是終生骨骼健康的關鍵期。建議中午不抹防曬霜曬幾分鐘太陽,可增加維生素D,或每天補充25微克維生素D,但要避免與維生素A補充劑同服,以免阻礙鈣的吸收。好選擇脫脂或強化豆奶、低脂酸奶和豆腐等富鈣低脂食物。
健身教練建議:吉利安·里弗斯表示,每天做3—5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周至少30分鐘;三組力量訓練,如啞鈴或杠鈴以及單雙杠等運動,增強肌肉力量;慢跑有助于活動關節,強壯腿部骨骼。
30歲 低熱量飲食
全科醫生建議:如果有腸癌基因或骨質疏松癥等家族病史,必須如實告訴醫生。30歲時戒煙,50歲時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就會降低到非吸煙者水平。男女都應該關注體重,發現肥胖盡早減肥。
營養學家建議:30歲時身體能量消耗會降低7%,如果此時仍保持20歲時的飲食習慣,無疑會增加肥胖風險。建議將零食換成水果,或是堅果、酸奶。計劃懷孕的女性應補充葉酸。
健身教練建議:動感單車和循環跑有助于增強心臟功能和力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