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結構的大梁——脊柱區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中醫經絡學說認為,督脈分布于脊柱。“督脈總督一身陽氣”。督脈是人體的一條大陽經,決定了人體的腦髓、腎、腰脊、脊髓。脊柱為人體的中軸骨胳,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
脊柱保健方法:
1、注意身體的基本姿勢:站立姿勢不良,尤其是脊柱不正,如含胸垂肩、下巴前突以及站立時左右倚靠,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生或復發。正確的站立姿勢是兩眼平視,下頜稍內收,胸部挺起,腰背平直,小腿微收,兩腿直立,兩足距離與雙肩寬度相等。在彎腰搬重東西的時候,好先蹲下,讓身體重心下沉,慎重用力。
2、加強脊柱的肌肉力量:身體在正確的站姿與坐姿下,周身放松,感覺脊柱像是擺放積木一樣,既松弛又直立。身體重心的位置要不斷向各個方向進行微微的調節,在“靜”中產生“動”的感覺或顫抖現象。
3、加強腰背肌力量練習:
俯臥背伸式:俯臥于床上,兩臂自然放于體側,先使兩臂后伸→頭后伸→胸背后伸,離開床面;然后雙下肢伸直并攏向后上方抬高;后把上、下肢及頭和軀干的動作協調起來,只讓腹部著床,保持10秒鐘;再使上、下肢及頭、軀干放下貼床。休息10秒鐘,再重復上述動作。
拱橋式:仰臥于床上,兩上臂自然放于體側,雙膝盡量屈曲,讓臀部高高抬起懸空,保持10秒鐘,然后輕輕放下,休息10秒鐘,再重復上述動作。
倒步走:兩腿交替向后邁步,使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大為增強,同時還能鍛煉腰部韌帶的柔韌性,使腰部的穩定性增強,減輕重量和壓力對于腰椎的直接壓迫。
爬行:爬行運動是模仿動物在地上爬行,可矯正脊柱歪斜,防治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下肢靜脈曲張、上臂肌肉萎縮、消化不良等病。但患高血壓、冠心病及腦動脈硬化的病人不宜進行爬行運動。
4、加強脊柱及肩、髖關節的柔韌性練習:可行壓肩、下叉、前后彎腰等運動。
5、堅持頸背腰骶部的按摩:按摩頸背腰骶部可以解除腰、臀、腿部肌肉痙攣,消除疲勞;拉寬椎間隙,降低椎間盤內壓力,促使突出物還納,減輕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舒活關節,松解粘連。
6、學會脊柱的放松練習:脊柱放松可以采用站、坐位姿勢。采用默念“松”的方式,從頭至腳按部位逐步放松,把全身調整得自然、輕松、舒適,以解除思想、身體的緊張狀態,使之趨于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