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見痰休治痰 要抓痰之源
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古人早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說法。痰可分為五個種類,治療要從分辨痰的種類入手,找到根源。然后再尋求治療方法,正所謂“見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如肺熱生痰,清熱降火痰自消;脾虛濕盛生痰,健脾燥濕即可。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治療方劑。
(1)苓甘五味姜辛湯(針對寒痰)
茯苓12克、甘草6克、五味子6克、干姜9克、細辛6克,煎服。
(2)小陷胸湯(針對熱痰)
黃連6克、半夏9克、栝樓實15克,煎服。
(3)止咳散(針對風痰)
桔梗炒、荊芥蒸、紫苑蒸、百部、白前熬各9克,甘草3克,陳皮6克,煎服。
(4)二陳湯(針對各種痰癥)
半夏、橘紅各10克,茯苓9克,炙甘草4.5克,煎服。
以上是有針對性地治療痰多的方劑,此外,有一個方劑是“萬能”方劑,各種類的痰都可以經過它的加減治療,“治痰通用二陳湯”。
之所以說它是“萬能”方劑,因為屬風痰者加制南星、白附子;屬寒痰者加干姜、細辛;屬熱痰者加栝樓、竹黃、黃芩;屬食痰者加枳殼、神曲;屬頑痰者加礞石、海浮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