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腦產品存隱憂,靠其難獲好效果
據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熱銷的各類補腦保健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不飽和脂肪酸類(深海魚油)、補充大腦營養類(卵磷脂、腦磷脂)、提高大腦皮層興奮度類、促進腦部血液循環類等。而各式各樣的深海魚油是時下為時髦的補腦保健品,據說可以增進智力,預防老年癡呆,還能延年益壽。但所謂的深海魚油,一些在美國產的產品說明書上寫著“來自三文魚”,中文說明中卻絕口不提;有些產品在中文標簽中還標明“遵醫囑服用”,誤導人們將其當藥品用。
市場上還曾出現過一種可以“促思維、增記憶”的口服液藥物,吸引了很多學生競相購買。國內部分藥學專家就曾撰文指出,該藥物是一種“腦代謝及循環改善劑”,臨床上主要用于老年癡呆、記憶力喪失等大腦功能性疾病,由于存在諸多副作用,千萬不能讓處于成長期的學生們盲目使用。而在改善睡眠類保健品中,通常會添加褪黑素,而褪黑素是一種具有催眠效果的激素,服用后會產生依賴性,過量服用會導致持續的精神紊亂、嗜睡、全身震顫等癥狀。
近年來,由于保健品市場競爭激烈,部分廠家為了保市場擴銷量,違法添加藥物成分的現象屢禁不止。對此,專家提醒,要提高學習成績不能指望服用保健品。保健品是適宜特定人群食用的產品,既不能提高考試成績,又不能提高智商,部分生產經營者宣稱自己的產品能提高智商與學習成績等,大多名不符實;而摻了藥起效神速的所謂保健品,則副作用更大。
食補相對更安全,堅持運動是良方
西班牙心理學教授費爾南多·米拉萊斯說,其實根本不存在什么“神奇藥品”,那些提神營養品起到的效果都是提高人體在學習期間的緊張程度,而學生在焦慮狀態下學習效率會降低30%。他說,良好的學習技巧、規律的作息時間和高度的自信才是有助于考試通過的好處方。
上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杜文民博士指出,青少年經常食用含有人參、蜂王漿的產品,盡管短期內顯得食欲旺盛、精力充沛,但久用后會引起性特征發育異常;尤其是年齡偏小的兒童,以此補腦,后患無窮。其實,家長們一擲千金給孩子買補腦產品,還不如每天給孩子“煮個白水蛋、喝碗純豆漿、做條清蒸魚、削個紅蘋果”來得更實在,營養也許會更加豐富。因為維生素、微量元素、卵磷脂等雖是大腦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但這些成分完全可以從日常膳食中獲得。所以,食補比吃保健品更安全,效果也更好。
教育學家認為,讓孩子身心得到良好的調整,是考出好成績的重要環節。有些學生高考失利,除了心理因素外,身體不適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調查發現,雖然目前大部分畢業班仍然開設體育課,但有些學生總覺得這是浪費時間,而在體育課上“偷工減料”,甚至拒絕參加。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比吃任何保健品都重要。
為此,專家建議,面臨升學的學生不能老是盯著書本,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開夜車”,每天保證至少6小時的優良睡眠時間;同時,每天要堅持半小時的體育活動。新鮮的空氣、適量的肢體鍛煉,能夠讓你每天都有好心情,腦子也會更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