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一年四季之中,春季是氣候變化無常的季節,氣溫忽高忽低,驟升驟降,容易使人體交感神經系統發生紊亂,進而導致調節功能失控,病菌會乘機而入。這個季節,對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尤其需要警惕,因為稍有不慎,很容易誘發冠心病和風心病等各類心血管疾病。
春季容易發作的心血管疾病
專家指出,隨著氣候的轉暖,人們的戶外活動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隨之增加。有的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心臟對由靜止期到活動期的負荷量增加一時不適應,加上有的老人對活動量掌握得不好,活動量過大,容易誘發心絞痛或心梗。專家進一步解釋說,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隨著戶外活動的增多,遭受風寒侵襲和細菌感染的機會也隨之增多,容易發生感冒、發燒、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的疾病,而這些病都有可能誘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溫差較大,對血管收縮、舒張的調節要求較高,因此,心腦血管病變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在春季更容易發作。
冠心病
每年2-4月份是心肌梗塞的一個發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氣變化無常,乍冷乍熱,時風時雨,常使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惡化。
風心病
是風濕性心臟病的簡稱。主要是由于風濕熱反復發作侵犯心臟引起的。常因嚴冷、濕潤、過度勞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復發或加重。研究表明,春天是“風心病”復發率極高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