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只有夏秋兩季的氣候才易上火
大多數成年人容易在夏秋兩季“火氣沖天”,因此年輕媽媽會認為只在容易“上火”的季節才要為寶寶實施“滅火”。事實上,寶寶的臟腑和肌膚嬌嫩,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溫差變化較顯著的時候都有可能“上火”。
春天,容易因為細菌入侵和溫差變化而“上火”;夏季水分大量流失;秋季晝夜溫差尤其明顯,空氣干燥;冬季寶寶抵抗力降到低,“上火”更是防不勝防。
誤區2:隨意用藥
有的媽媽會沿用老一輩的方法,自己抓些藥煲給寶寶喝,或者根據經驗去藥房抓藥煎,專家指出不準確定量給寶寶煲涼茶喝是很不科學很危險的。
如果藥量沒有控制好可能會引起拉肚子長時間喝還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而且涼茶味道苦濃,寶寶很難接受,強行喂灌容易使寶寶掙扎,可能會使藥嗆進氣管從而引起咳嗽,嚴重會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
誤區3:用成人下火藥,只要分量減少一些
寶寶器官發育尚未成熟,直接用成人藥會嚴重傷害腸胃功能,而且成人用藥減少的分量難以科學掌握、科學定量。成人藥品中的部分成分不適合寶寶,必須慎用。
誤區4:只要注意飲食,寶寶就會防“火”于未“燃”
飲食不正常導致的消化不良和積食只是“上火”的原因之一,它同“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機體”以及“外部環境擾亂導致孩子體內水分流失過多”共同構成了寶寶身體的三大“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