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喝的是純凈水、蒸餾水、去離子水,基本上不含雜質,再怎么燒,水還是水,不會變成別的物質。但是飲用水中可能含有微量的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有的具有揮發性,反復地燒開反而有助于把它們去除掉。但是也有的有害物質不會揮發,例如重金屬、硝酸鹽。認為反復燒開的水不能喝的第三條理由就是,水反復燒開后,水蒸發掉了,不揮發的有害物質留下了,這樣有害物質的濃度增加了,對人體就有害了。但是我們燒水時一般是蓋著蓋子的,而且燒開了就會熄火,所以蒸發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質濃度并不會增加多少。而且,如果你把燒過的水全都喝下去的話,那么不管水燒了多少次、有害物質濃度如何,喝下去的有害物質的總量都是一樣的。
高中化學認為反復燒開的水不能喝的一個理由是,煮沸多次后水中原有的硝酸鹽會分解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的毒性比硝酸鹽大,過多地攝入亞硝酸鹽,會破壞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導致體內缺氧;而且,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質,長期攝入有可能致癌。
理論上,硝酸鹽受熱能分解成亞硝酸鹽和氧氣,但是有的硝酸鹽很穩定,不容易發生分解,有的則較不穩定。所以,硝酸鹽能不能分解成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的種類和反應條件都有關系。那么,水中的硝酸鹽經過多次沸騰后能不能生成亞硝酸鹽呢?這必須用實驗來證明。
有人把水煮沸了10次,發現硝酸鹽的含量不變,也沒有檢測到亞硝酸鹽,因此認為硝酸鹽在這個條件下不會分解成亞硝酸鹽。也有人更長久持續地用飲水機反復加熱桶裝水,發現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會逐漸增加,加熱到181次后,水中亞硝酸鹽離子的含量是一開始時的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