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陰影,占據心靈空間
典型事例:王先生沒有想到,老天賜予他不惑之年的禮物竟是單位的突然破產。廠里懂點技術的領導不是跳到別的單位就是自己創業去了,而像王先生這樣的普通管理者卻在一夜之間成了“三無人員”
托了無數人情的王先生終于在某事業單位謀了份差事,不過他的企業編制卻無法在一時間改變,他成了外聘人員.40歲的王先生,第一次有了寄人籬下的感覺。沒有正式編制,他不但工資獎金跟人家差一大截,連身份也似乎低人一等。他再也無法體會到當年在單位受人尊重的感覺:以前對他來說只是擺設的電腦,現在卻成了每天陪伴他的工作伙伴。怎樣建立文檔、怎樣上網……人到中年,學習能力降低,有時候重復問上兩三遍,同事的臉上會露出不屑及厭煩的表情。他只能將這一切白眼都忍耐下來,可是心里卻總像堵著塊石頭一樣憋悶:他開始害怕遇到朋友,尤其是正值意氣風發的朋友,于是,他想盡辦法推脫一切聚會,他變得沉默、孤僻并且脾氣急躁。
心理解祈
進入職場中年期能人,即使身體上沒有病,但在心理上卻總有些力不從心之感。變化的環境,緊張莫測能的人際關系,都容易使人產生郁郁寡歡、焦躁不安的感覺。中年的社會角色本來就復雜多樣,如果此時遇到一些難以預料之事,心理活動就會變得復雜。如果總有一些往事不堪回首,總有一些念頭揮之不去,總有一些情緒無法釋懷,那么,我們心中的陰影就會越來越長久地占據心靈的空間。
健康心理之道
中年人士在職場遭遇“挫折”或“瓶頸”時,首先要接納這個事實,要學會與性格、愛好、脾氣、氣質不同的人相處,學會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在新環境中,增進對周圍人的了解,多與他們交流溝通,多給別人尊重與信任,才能減少或避免各種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一位心理學家認為,預防心理疾病可以歸納為“人活一生快樂為先”這一主題。一個人無論財富多寡,年齡大小不一,都有權利而且應該選擇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把每天都當做特別的日子,活在當下而不是活在回憶中或夢溪筆想中,“快樂人生”才能體現生活的高質量。一位智都說過,人的心就像一個大口袋,裝得少一點是心靈,裝得太多就是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