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營養調理
營養調理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生活十分重要,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而且可以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而食物又是日常生活所需營養及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病人飲食的營養及能量滿足不了機體的需要,那么,不僅所服藥物起不到治療作用,病情還會進一步惡化。所以飲食調養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來說非常重要,
1、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能提高患者的食欲,使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滿足機體的需要。
2、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宜食用對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好忌食。糖類及脂肪也要少食,這是因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常選用糖皮質激素,易導致患者糖代謝障礙,使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多黏膩,可使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腦血管砸化,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食鹽量也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鈉鹽潴留。另外,茶葉、咖啡、柑橘、奶制品也可能會使類風濕病患者的癥狀加重。
3、不同類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其飲食宜忌也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風熱型和濕熱型:風熱型主要癥狀為關節游走性疼痛、發熱、舌紅、咽痛、便秘、小便色赤、血沉明顯增快;而濕熱型的病人可出現低熱、舌紅、胸悶、納差、關節腫痛的積液、血沉增快等表現。出現這些癥狀的病人應該多選用綠豆、生梨、豆卷、菊花萊、蘆根等涼性食物,有助清除內熱;不應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這類食物會傷陰助火,加重癥狀。
寒濕型: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或自積液、納差、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畏寒、血沉增快。此型患者應選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用豬、牛、羊骨頭煮湯及適當食用姜、桂皮、木瓜、藥酒等。
肝腎兩虛者:表現為關節疼痛畸形、肌肉萎縮、畏寒、消瘦、面色無華、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補益性食品,如甲魚肉、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圓、芝麻等。
4、關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飲酒問題,也應根據病情辨證對待。因為酒性辛熱,助陽生火,能祛散寒邪,所以一般若患者伴有寒濕的表現時,可飲用一些藥酒.,而伴有濕熱之象的患者,則不適宜飲酒,因為酒熱傷肝,酒濕傷脾:此類病人如欲服藥酒,可選擇清涼性的藥物浸入酒中,使藥酒性質偏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