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手指關節痛要特別小心
據教授介紹,95%以上的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的癥狀是關節腫痛,主要集中在雙手。有些病人是膝蓋,但是是極少數的。遺憾的是對于這種痛很多人很能忍,完全不會想到自己會患上類風濕關節炎,通常都不放在心上,一般都是手變形了才來看醫生,即便是住在城市的患者也常會在痛了三個月后才來看病,結果給后來的治療帶來很大難度。
民間“靈藥”可能含激素短時止痛長期危害嚴重
專家介紹,傳統的抗風濕治療藥物能緩解癥狀,減輕疼痛、僵硬和關節腫脹,但是不能有效地阻止疾病進展,關節損害仍在繼續。新的研究發現,堅持使用直接針對免疫系統內的特定蛋白質的類克生物制劑治療類風濕關節炎5年后,有58%的患者可以停用藥物,其中甚至有19%停用所有藥物不復發,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為此,第三屆風濕高峰論壇的知名專家均表示今后生物制劑將成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方法。
專家表示國內對藥物中激素使用的量沒有很嚴格的規定,由于病人不知道這些藥物含有激素,大量吃后必定有后遺癥。例如糖皮質激素是救命的藥物,但長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質疏松和細菌感染,還明顯地增加糖尿病的發生。
風濕病患者用藥十忌
1.忌任意濫用:
患慢性病的老人應盡量少用藥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隨意濫用藥物,以免發生不良反應或延誤疾病治療。
2.忌品種過多:
盡管老年人患病時可并發多種病癥,但須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合理用藥。一般先服用急重病癥的藥物,待病情基本控制后,再適當兼顧其他方面的藥物。謹防出現服藥一大把,樣樣病都治的現象。
3.忌時間過長:
老年人腎功能減退,對藥物和代謝產物的濾過減少。故老人用藥時間過長,會導致不良反應和引起自己覺察不到的副作用。
4.不遵醫囑:
有些老人憑借自己“久病成醫”的所謂“經驗”,不經確診就隨便用藥或加大用藥劑量。這種做法對體質較差或患多種慢性病的老人尤為危險。
5.忌生搬硬套:
有的老年人看別人用某種藥治好某種病便仿效之,忽視了自己的體質及病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