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毒 吃海鮮時多用醋
副溶血性弧菌因為能產生溶血毒素、形狀彎曲如弧而得名。這種細菌雖然對生長環境的營養條件要求不高,但必須在含有鹽分的環境中才能生長,所以被稱為嗜鹽菌。由于海水含有鹽分,所以這種細菌就在海水中廣為分布,生存在魚類、貝殼類等海產品中。沿海地區發生的食物中毒,大多是患者吃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細菌又沒有被徹底加熱殺死的食物引起的。現在運輸業很發達,食用新鮮海產品的人群和地域越來越廣,這種細菌引發的食物中毒在內陸地區也越來越常見。
副溶血性弧菌能夠引起食物中毒靠它自身的三種本領。
一是跑得快。
在顯微鏡下觀察副溶血性弧菌,會看到它們就像一只只小蝌蚪,小小的菌體拖著一條長長的逗號狀的尾巴。靠這條尾巴,副溶血性弧菌在水里游動得非常快。能快速運動的能力使副溶血性弧菌可以在海產品和鹽漬食品中很快播散。
二是繁殖快。
副溶血性弧菌的繁殖速度也非常快,平均每9~12分鐘就可以繁殖一代。細菌的繁殖是“二分裂式”繁殖,就是一個分裂成兩個,兩個分裂成四個。如果1克熟肉上污染了10個副溶血性弧菌,過3~4小時就會繁殖出成千上萬個細菌,足以引發食物中毒。而沒有吃這些熟肉的人,即便是同桌就餐,也不會發生食物中毒。
三是毒性強。
活著的副溶血性弧菌能夠分泌一種毒素,這種毒素專門溶解紅細胞,還能導致腹瀉。因此,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患者,腹瀉排出的多為洗肉水樣血水便,并有比較劇烈的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