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于50歲左右女性的宮頸癌,如今已悄悄逼近年輕女性。專家表示,婦女在20歲以前,宮頸癌的發病率很低,大部分患者在40~60歲年齡段,但近年來,宮頸癌的總發病率雖呈下降趨勢,發病的年齡層次卻漸漸向年輕女性轉移,出現全球發病年輕化趨勢,尤其在20~29歲年齡段上升幅度顯著。宮頸癌主要與早婚、早育、多產、宮頸裂傷、宮頸糜爛及陰莖包皮垢的刺激有關。
引發女性宮頸癌的五大元兇
1 性行為
宮頸癌的發病與性行為有著直接的關系。婦女第一次性生活的年齡越早,性伴侶人數越多,尤其性伴侶為性病攜帶者,宮頸癌的發病率就越高。初次性交年齡為16歲,其危險性為20歲以上的兩倍。因此,宮頸癌又被稱為“性病癌”。
2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
近年研究發現,性傳播中的人乳頭瘤病毒是子宮頸癌發生的主要元兇。病毒的感染可以是通過性交互相傳染,也可以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物體傳染,16歲的小女孩患宮頸癌則可能是在公共場所接觸了病毒污染的物體。
3 月經與分娩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宮頸癌的發病與月經、多產有關。女性經期生殖系統的抵御能力明顯下降,是感染性疾病的好發期。如果不注意經期衛生,避免房事,避免精神刺激、疾病困擾,感染的機會就會增加。妊娠期、產褥期婦女抵御疾病能力相對較差,多產造成的產道損傷等,都將成為宮頸疾病的易患因素。
4 男性性行為
研究發現,婦女宮頸癌的發生,與其性伴侶的性行為、性疾病、外生殖器癌腫等相關。男性婚外性伴侶越多,其攜帶致病因素的幾率越高,越容易使對方受感染。據調查,丈夫有兩個婚外性伴侶者,其妻子宮頸癌相對危險性上升5倍。男性生殖器HPV感染、陰莖癌等均增加妻子患宮頸癌的危險性。陰莖癌患者的妻子,較其他婦女患宮頸癌的危險性高出3~6倍。倘若丈夫的前妻患宮頸癌,續弦后妻子患宮頸癌的幾率是正常對照組的2倍。男性包皮過長、包皮內污垢等都是細菌、病毒滋生場所,極易通過性行為傳染給對方。進行早期環行切除和應用避孕套對宮頸癌都有預防作用。
5 吸煙、口服避孕藥等其他因素
吸煙尤其是大量吸煙,可能是誘發宮頸癌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流行病學調查,吸煙婦女患本病的風險較不吸煙婦女增加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