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古語云:“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不覺就到了春天,那些戶外運動者們更是早已蠢蠢欲動,按奈不住心中外出的欲望。早已計劃三五成群的結伴外出踏青,去享受春天的氣息,但在春游中會有不少兒童對花粉過敏,及游玩受傷、扭傷,當出現這些突發情況,你知道該怎么辦嗎?
春季踏春意外受傷穴位來救急
春季到來了,萬物復蘇,是旅游踏青的好時機。登山涉水,免不了會有一些損傷發生,常見的莫過于腳扭傷和腰扭傷了。那么,如何快速有效地緩解癥狀,讓自己繼續享受春游的樂趣呢?
腳扭傷
扭傷時一般踝部出現明顯腫脹疼痛,不能著地,皮膚呈紫色。此時要注意分辨是扭傷還是骨折,若受傷后即覺疼痛,活動受限,不能行走或可勉強走路,隨之踝關節腫脹,則扭傷的可能性大;若傷后踝部淤腫疼痛,內外踝部壓痛明顯,出現功能障礙,甚至畸形,有可能是踝關節骨折,應盡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現場急救:
扭傷后應馬上停止行走,待疼痛和關節活動受限減輕后再走動。踝關節扭傷后,馬上熱敷或涂活血藥是錯誤的,這會加重局部淤血,不利于恢復。應先冷敷,待止血后再使用活血化淤藥和按摩治療。如果局部腫脹淤血嚴重,應去醫院檢查,防止骨折。
自我按摩:
在排除骨折和脫位的情況下,兩天后可自我按摩踝關節周圍穴位及壓痛點,加速好轉,手法宜輕柔緩和。用拇指用力點懸鐘穴(解溪穴、昆侖穴、陽陵泉穴亦可)1分鐘,感到酸脹沉重,一般患者會感到馬上疼痛減輕;然后由上到下輕推、輕揉患處;再用拇指從淤血處中線開始,由下而上地推擠,以起到消腫的作用;揉踝關節并小幅度活動踝關節;后用活血化淤的中藥敷于患處,用繃帶包扎固定,減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