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
春季放風箏是集休閑、娛樂和鍛煉為一體的養生方式。踏青出游,一線在手,看風箏乘風高升,隨風翻飛,實在是一件快事。風箏放飛時,人不停地跑動、牽線、控制,通過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動,可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強身健體的目的。看風箏高飛,眼睛一直盯著風箏遠眺,眼肌得到調節,疲勞得以消除。這項活動特別適合青少年。
中老年放風箏時要注意保護頸部,不要后仰時間太長,可仰視和平視相交替。放風箏好以兩三人搭伙為宜,選擇平坦、空曠的場地,不要選擇湖泊、河邊以及有高壓電線的地方,以免發生意外。
多做戶外活動
所謂戶外活動,就是指在室外、庭院、公園、大自然中的一些運動,如釣魚、賞花、慢跑、練氣功、打太極拳等。室外空氣中有豐富的負氧離子,是促進生物骨骼生長的好養料,它雖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飄游”,對預防兒童佝僂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質疏松癥都十分有益。
小貼士:鍛煉之前應護膝
春日早晨比較寒冷,鍛煉前,應先活動膝關節一兩分鐘,使關節得到松弛,以防運動時膝關節的意外損傷。如果是選擇跑步,要注意跑步時不能太快,腳踩地時用力不能太猛,這樣可以緩沖腿的震動,防止膝關節損傷。
“護膝鍛煉”:原則上以不負重的主動活動為主。例如“仰臥舉腿”:取臥位,兩腿伸直,兩手自然放置體側,直腿向上抬起,角度可逐漸增大。又如“側臥外擺”:取側臥下肢伸直外展,盡量向上抬起,然后慢慢還原。這些功能性鍛煉,可使膝關節屈伸活動自如,還可預防肌肉萎縮,增強肌力和增加關節活動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