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中醫方法調出體香
香妃在人們心中是個傳奇,但據后人分析,她那一身香氣是因喜食杏仁而來。無獨有偶,從唐朝開始,很多后宮嬪妃就開始用食療的方法讓自己的身體散發花香。研究證明,當食物結構偏酸性時,則會影響皮脂及體味的分泌與散發,導致肌膚粗糙,體味失香。因此,人體的蘊香代謝功能與飲食的性味成分和營養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下面就來看看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香體食物都有哪些吧!
1、杏香型體香
杏香型體香
研究證明,鎂入肺經,肺主皮毛,故皮膚和毛發與肺有關,這是鎂元素美容的中醫理論依據。當你的飲食富含鎂元素時,就能精神飽滿,肌膚白嫩,體味呈杏香型。
杏香方:取冬瓜子150克,無花果、白楊皮各60克。將上3味共研末,入瓷瓶備用。每日10克,溫開水送服。常服可使皮膚紅潤,體溢杏香。
2、無花果型體香
無花果型體香
若是攝取了過量的鎂,體味將轉化成無花果的香氣。
無花果香飲品:取冬瓜子150克,無花果60克,香榧子30克。研成末,儲入瓷瓶。每次10克,餐后用開水沖飲。經常飲用可使皮膚白皙紅潤,體蘊杏香。
3、春菊香型體香
春菊香型體香
據《神家本草經》記載,桃花入藥為上品,它能“令人好顏色”。據現代藥理研究,從桃花中提取的生物甙和植物激素,有抑制血凝、促進末梢血液循環的特殊作用,而且桃花富含鐵。
用桃花花瓣泡茶或研末制成蜜丸,常食可使人體散發春菊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