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眾所周知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覺中度過的,睡覺不僅能幫我們勞累一天的身體得到放松和修復也是保證我們健康和精氣神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是很多人都有失眠、打呼嚕等睡眠疾病,造成他們根本沒辦法安睡到天亮,特別是打鼾竟還有生命危險!那么打呼嚕怎么治?打呼嚕的原因又是什么?睡眠不好怎么辦?如何提高睡眠質量呢?
打呼嚕不治要人命 睡覺打鼾有的救嗎
打呼嚕是一種常見的睡眠現象,很多人以為是睡得香的表現,但殊不知卻是一種疾病。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患者意識到打呼嚕是一種病,是健康的大敵。有句話說:打呼嚕是病,不治要人命!
什么是打鼾?
在醫學上,打鼾稱為“睡眠呼吸終止癥候群”。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打鼾問題以男性較為嚴重,男與女的比例是“6比1”。另一方面,男性打鼾開始得較早,大約在20歲以后就有可能發生,女性較男性為遲,多數發生在40歲以后。
健康調查一:我們為什么會打呼嚕?
1、中樞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2、阻塞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3、混合性方面的疾病引起
一般而言,人在睡眠時全身放松,如果鼻咽喉這三個部位有阻塞,氣流沖擊狹窄的部位,引起共鳴腔的振動而發出不同程度的響聲,形成鼾聲。
醫學界認為,打鼾也很可能因為身體上的其他病因造成。目前的醫學研究報告顯示,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打鼾的機率較高,體型較常人肥胖者也較容易出現打鼾的現象,另外如胸部有毛病,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患者都較常有打鼾的問題。
數據表明:由于長期打鼾導致呼吸暫停時間過長,78﹪可誘發缺氧性腦萎縮,甚至猝死。全球每天約有4000人死于因打呼嚕造成的各種疾病。
健康調查二:如何判斷我的“呼嚕”是不是病?
兩種情況:一是單純性打鼾,為睡眠時上呼吸道出現部分阻塞,致使睡眠時打鼾,但很少發生呼吸暫停及缺氧,對健康影響不大,白天也不打瞌睡。所以這種情況,您就放心的睡,偶爾調整一下飲食和睡眠姿勢,就可以改善。
但若因睡眠時上呼吸道發生周期性完全阻塞導致口鼻呼吸頻繁停止、憋氣,則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了。如果上氣道氣流受阻導致呼吸氣流停止10秒以上,稱為發生一次呼吸暫停;如果1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發生5次以上,則可以診斷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即鼾癥,這可不是一個完美側身姿勢,就能改善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