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睡眠起居 防范“春困”來襲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在萬物復蘇的明媚三月,人們常感到困乏無力,提不起精神,渾身懶洋洋的。尤其是上班族,本來工作壓力大,睡眠就不好,在這個季節更是哈欠不斷,一副疲態。在醫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春困癥。
人體的供血量和血液循環有相對穩定的規律,進入春季天氣轉暖,皮膚毛細血管自然舒張散熱,血液供應增多,供應大腦的血液相應減少,供血供氧不足的情況下人體就出現了軟綿綿無精打采,懶洋洋昏昏欲睡的“春困”癥狀。另外,“春捂秋凍”的習俗也是“春困”的一大誘因。經過漫長的冬季,多數人不愿過早脫下保暖衣物,也不經常開窗通風,這樣“捂”出來的濕熱、缺氧也容易讓人提不起精神。
醫生分析指出,“春困”是人體生理機能為適應自然季節變化而發生的自然生理反應,雖然對工作生活有一定影響,但不是病癥,不用過于緊張。按摩儀生產制造商Breo倍輕松首席健康顧問吳清忠(《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建議,要克服和減輕“春困”,好的辦法就是順從人體的自然變化規律,遵守春季的養生法則。
首先要從改善睡眠質量著手。“春困”不能單純依靠多睡覺來解決,過度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使人變得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結果是越睡越困。科學的睡眠時間、良好的睡眠質量可以使人體進入正常的自我調整狀態,提高機體活力,減少困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