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六:“有話快說,有屁快放”,這話有根據嗎?
調查結果:
1、有屁就放,放的響亮!
有個笑話,可能不少人聽過:老師上課,小明一會兒放個屁,一會兒又放個屁,老師實在受不了就說:“別出聲!”又過了一會兒,小明在凳子上扭來扭去,老師問他干什么,小明回答說:“調成振動的了。”這個笑話聽起來確實很調侃,但卻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無法回避的問題。小明是有屁就放,放得響亮,而現實中卻有很多人沒有小明那么厚臉皮,在有些場合“屁意”來得實在不合時宜,就只能憋得面紅耳赤。阿玲就是這樣,有時還會刻意地忍著憋著。對于憋屁的做法,專家認為這對人的身體是非常有害的。
2、別憋屁,憋壞了我不負責!
屁為“五谷雜糧之氣”,是人體通過消化道排出的臭氣,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中醫認為,屁為廢氣,屬于排泄物,長期淤積會使有害物質被腸道黏膜重復吸收,出現胸悶、腹脹等癥狀,甚至會使機體形成慢性中毒,產生精神不振、消化不良、頭暈目眩和臉色蠟黃等癥狀;長期憋屁的話還可能誘發肛瘺等肛門系統的疾病,所以屁是憋不得的。
3、可短忍,不可久憋
如果當時的場合實在不能放屁,那也是短忍而不可久憋。所謂短忍,即肛腸有預感時,就要看當時所在的場合是否可以“鳴放”,若此時正在進行會友、談判、會議等活動,或在電梯里,可以暫忍,暫時離開現場,擇地而放。如果久憋而不放,被憋回大腸中的屁就會慢慢地被腸壁所吸收而進入到血液里,這對人體有害。
看來,放屁固然令人生厭,但是憋一肚子氣卻也不好受,人們常說的“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其實不是無稽之談。因此,有了屁千萬不要憋著,還是痛痛快快把它放出去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