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五方面可趕走“叫喚聲” ·耳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警惕日常中這些事
編者按:冬天耳鳴高發,特別是到了年底,工作壓力讓人們產生焦慮,很多人都出現耳鳴的癥狀。而統計表明我國有1億多人有耳鳴困擾,其中近高達4000萬人是嚴重的耳鳴患者!那么究竟耳鳴是怎么回事呢?耳鳴的治療方法又是什么呢?人們從常規體檢項目中發現耳鳴嚴重當怎么辦?
4大因素“制造”耳鳴
“越到年底越忙活”,這一整年“收尾”的日子讓人焦慮,耳鳴眩暈不斷來襲。耳鳴是多種疾病的共同癥狀,還常常是耳部或全身某些疾病的早期信號。
什么是耳鳴?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常常是耳聾的先兆,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則可不伴有耳聾或眩暈。
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并無相應的聲音。
4大因素“制造”耳鳴
壓力
近年來,白領階層人群耳鳴的發生率明顯增加。耳鳴不但在公司高級管理層人員中多見,許多年輕白領也被耳鳴困擾,主要表現為高頻耳鳴,類似蟬鳴聲。中青年人(特別是白領人士)出現耳鳴,主要是由于工作壓力大、睡眠少、應酬多所致,睡眠不好危害健康養生。
內分泌失調
更年期婦女經常抱怨自己有耳鳴,但聽力檢查正常。除耳鳴外,她們還會出現一些無法解釋的癥狀,如用手觸摸耳郭或用手輕叩頭皮時,也會出現耳鳴。目前認為,更年期婦女內分泌失調、雌激素降低、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是造成耳鳴的主要原因。
情緒不穩
耳鳴非常容易出現在情緒不穩定的人群中。在有焦慮和抑郁傾向的人群中,耳鳴癥狀常十分嚴重。情緒不穩會導致耳鳴,反之,持續的耳鳴又會加重情緒不穩。
長期噪聲暴露
人耳所能承受的強聲音通常為90分貝,若超過這個限度,即使自己感覺不出來,脆弱而敏感的內耳已受損。不規律、強刺激性的噪聲對聽力傷害更大。歌廳、迪廳和游藝廳的聲音強度常超過115分貝,經常處于這樣的環境中,就容易發生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