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藥理研究證實,補藥扶正的效果,主要是通過調整與增強機體的某種生理功能,使各種機能保持相對平衡與穩定來實現的。補藥分為補氣、補血、補陽和補陰四類。
其中補氣與補陽藥多具有興奮中樞神經、抗疲勞、強心、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促進胃腸分泌、增強肌力等作用,如人參、鹿茸等;有些尚有增強性機能的功效。補血與補陰藥多具有抗貧血或強心,改善血液循環及降低血脂或血糖等作用,如當歸、首烏、麥冬等。將補藥的上述作用與現代藥物(西藥)的作用相對照,可知中醫補藥的各種功效可能與西藥中的中樞神經系統藥、內分泌系統藥、心血管系統藥、抗貧血藥及免疫系統藥等的部分作用相似。
不同的是,補藥來源于自然界的動植物。每一味中藥都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其藥理作用較廣泛。如黃芪,僅一味藥就可謂是“補瀉兼施”的復方,既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強心、護肝等“扶正”的功效,又有抑制多種細菌等“祛邪”的作用,因此中藥不能簡單地與現代藥物對號入座。至于補藥中營養物質的含量,經現代化學研究證實,在多數補藥中所含甚微。
只有極個別補藥含有較多的營養物質。如枸杞子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煙酸、鈣、磷、鐵等,可當作水果適當食用。因此,一般說來,補藥不能與氨基酸、水解蛋白之類現代營養藥相類比,也不能相互取代。身體健康的人或無虛征的患者,千萬不要隨意服用補藥。即使是體質虛弱者,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各人的具體情況恰當選用。
總結:營養藥其實并不一定是營養的,小編以上給大家說的那些注意事項大家一定要記牢了,如果想要補身,小編推薦大家用飲食療法,因為這是健康也是有營養的方法了,希望大家都能正確科學補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