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很多人都聽說過“8杯水”理論,即一天喝8杯水即能美膚又能養生,那么這個理論真的科學嗎?人每天究竟要怎么喝水才健康呢?
8杯水不可靠 專家教你如何科學飲水
說到喝水,這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我們該喝多少?什么時候喝?怎么喝?喝水的訣竅卻不是那么簡單的。就讓專家來告訴你,怎樣科學和正確地喝水吧!
一、“晚上不能喝水”的說法并不科學
談到在是否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的問題,國家營養師鄭育龍(微博)表示這種說法是并不科學的。需知,人體喝水是一整天的事情,一天中的任何時刻都要喝水,不能固定于某一時刻喝水,也沒有早上喝水好晚上喝水就不好的道理。實際上,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上,反而推薦人們在睡前要喝一杯水。但是這杯水的量需要因人而異,一般情況下為50-200ml,因為喝多了可能導致半夜起夜,反而影響睡眠質量。之所以推薦晚上睡前喝水,那是由于人在睡眠狀態下,血液的粘稠度會上升,而睡前適當喝水,能夠起到稀釋血液濃度的作用,有利于預防高血脂、高血栓等疾病。
二、每天必須喝水2000ml嗎?
面對網絡上密密麻麻的各種喝水秘籍高招,網友們唯一的感受便是暈頭轉向。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我們該信哪一種呢?比如喝水,有人斬釘截鐵地表示人必須每天喝2000ml以上才可以,也有人出來呼吁喝太多水會導致身體浮腫,不用喝那么多也沒關系。鄭老師對此這樣解釋:“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每人每天應該攝入至少1200ml的水,但這1200ml不能分一次兩次喝完,而是分為全天各個時段攝入,每次100-200ml不等。除此之外,飲水量還會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所處環境、氣候、運動量和工作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夏季在戶外工作的人,由于出汗較多,飲水量至少應該達到2000-3000ml,而冬天出汗量少,1200-1500ml就足夠了。”
除了強調正常人在季節不同運動量不同時該攝入的水量,鄭老師專門提到了一些疾病患者的飲水量。他表示,對于一些患有結石、痛風、高血脂的患者來說,不管是什么季節、出汗量大不大,每天都至少需要攝入2000ml以上的水,才會對病情好轉更有幫助。但無論是正常人,還是疾病患者,都需要特別注意不要一次性將水喝完,而是遵守少量多次的原則,分為全天候各個時段攝入。
三、運動前喝水還是運動后喝水?
不少人其實對運動前后喝水的問題相當糾結。有人認為,運動前喝水不利于運動過程中的發揮,也有人認為,運動后馬上喝水容易造成猝死或者其他的身體問題,那么運動前后,究竟該如何喝水?對此鄭老師表示還是要遵循飲水原則,即少量多次。運動前可以喝水,但好就一兩口;而運動后因運動過程中大量失水,則更應該補水,但一次的量應控制在300ml以下;運動過程中的補水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點。
我們在觀看網球賽或者足球賽時不難發現,運動員每次休息必定會到休息區去喝兩口水,或者吃一兩只香蕉進行能量的補給。但不知道你是否有仔細觀察到,運動員每一次補水,必定不會是一整瓶水灌下肚,而是喝兩三口就能夠滿足。鄭老師表示,運動中進行補水時,需要注意根據運動強度的大小的不同,分5分鐘~10分鐘一次不等進行補水,每次補水量一般為100~200ml,切忌每次補水的量過大,也不贊同補水頻度過高。
健康提示:
雖說喝水對身體好,但是各位網友也要知道“矯枉過正”“過猶不及”的真正含義。我們每天應該攝入的水量為1200~2000ml,但是這個數據是基于每個人的真實健康狀況、所處環境、進行工作的不同而存在個體差異的。還是一句老話,網友們在接受營養知識時,需要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具體情況的具體判斷,而不應該生搬硬套網絡上得來的理論知識。同時在喝水的時候需要遵循一個原則:少量多次。相信掌握了自身健康狀況和遵循正確喝水原則的你,一定能夠科學喝水,喝出健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