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天飲食要注意些什么
“吃”也是提高肌體免疫力的重要方式,人們平時要多補充水分,多吃果蔬、雜糧,補充一些牛奶制品。雞湯、蘑菇、魚和貝類都是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流感的絕佳食物。
防寒要領: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當講“藏”。由于人體陽氣閉藏后,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較慢,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因此,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
1、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 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 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2、多主食及適量溫熱食物
首先多吃主食,適當選擇產熱高和溫熱性的食物,主要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蝦仁、桂圓、紅棗等,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對于素體虛寒、陽氣不足者尤其有益。
3、多水果及適量護陰食物
為使“陰平陽秘”,防治上火,冬季還宜配食鱉、龜、鴨、鵝、藕、木耳等護陰之品,尤其是一些體弱多病、精氣虧損的中老年人,以求陰陽平衡。另外,每天還應補充水果,多吃柚子、蘋果等生津類水果,對抵御冬季干燥有好處。
4、多蔬菜及增加維生素A
再者要保證維生素的供給,特別增加攝入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增強耐寒能力和對寒冷的適應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其中維生素C,主要來自新鮮水果和蔬菜,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
5、攝取蛋氨酸較多的食物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體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過轉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適應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6、適量增加辛辣御寒食物
吃辣的可以祛寒。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揮發油,胡椒中含胡椒堿。它們都屬于辛辣食品,冬天多吃一些,不僅可以增進食欲,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御寒能力。
結語:在享受雪景的同時,大家不要忘了健康哦,尤其是夜晚,不管外面多美都要記得早點進屋,不要讓自己受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