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積乳囊腫
積乳囊腫又叫做乳汁郁積癥,也稱為乳汁滯留囊腫。斷奶期女性仍有奶汁分泌,因排出不暢而滯留導管內,形成擴張而致囊腫,表現為乳房內腫塊,常被誤認為乳腺良性腫瘤。因囊內滯留的乳汁是細菌好的培養基,因此容易引發感染。
獨家秘籍:
關鍵在于避免乳汁淤積,防止乳頭損傷,并保持乳頭及乳房清潔。有乳頭凹陷者應在哺乳前積極治療或矯正。
1.經常用溫水清洗兩側乳頭。如果使用酒精或肥皂清洗乳頭,去除了保護皮膚的油脂,使乳頭過于干燥,很容易發生皸裂,這時還要及時“請”潤膚乳來滋潤一下。
2. 若有乳頭凹陷且哺乳前未矯正,可經常擠捏、提拉矯正。
3.培養嬰兒不含乳頭而睡的好習慣,否則會導致乳頭細菌增生,增加感染可能,必要時可讓嬰兒含清潔奶嘴入睡。注意嬰兒口腔衛生,不要將成人咀嚼過的食物送入嬰兒口中。
4.每次哺乳應將乳汁吸空,如有淤積可按摩或用吸乳器排盡乳汁。每次哺乳后清洗乳頭。
5.乳頭若有破損或皸裂應及時治療。
6.斷奶前要逐步減少哺乳次數。科學斷奶會減輕回乳時的痛苦,也會減少乳汁郁積的幾率。
7.斷奶期要限制促乳食物。奶脹不適時可擠出少量乳汁,但不應過度擠奶,以免刺激導致乳汁分泌過多。
8.保持維生素的攝入,避免因斷奶期抵抗力的下降給細菌造成入侵的機會,同時保持心情的愉悅。
五、乳腺囊性增生病
它是女性常見的乳腺疾病,多發于30~50歲女性之間,與卵巢功能失調有關。發病時常會出現一側或兩側乳房腫痛,輕者有針刺感,可波及肩部或胸背部。月經前,疼痛加重,經后,痛感消失。
六、 乳管內乳頭狀瘤
乳管內乳頭狀瘤多屬良性腫瘤,常見于40~50歲女性間。由女性乳頭狀瘤病毒引起的良性改變,常因乳頭溢液污染內衣而引起注意,溢液可是血色、暗棕色或黃色液體,少數伴有乳房腫塊。雖然此病大多屬良性腫瘤,但仍有6%~8%可惡變,因此有以上病癥時,好還是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七、乳腺癌
過度飲酒、肥胖、乳腺增生多年不愈、家族乳癌史、心情常年抑郁、反復進行人流手術等都會誘發乳腺癌。早期乳房內可觸摸到蠶豆大小可活動的腫塊,可見腫塊處皮膚隆起,部分皮膚呈橘皮狀,乳頭回縮和伴有血性溢液等,晚期有區域淋巴結腫大等現象。絕經期前后女性發病率相對較高。
獨家秘籍:
1.防止營養過剩、少吃肥肉及奶酪一類的高脂肪食物。這類食物攝取過多不僅會造成乳腺異常增生,而且也會影響女性內分泌功能。
2. 睡覺要規律,睡眠不僅有利于平衡內分泌,更給體內各種激素提供了均衡發揮健康功效的良好環境。團結的力量大,各種激素協同合作自然能打敗乳腺增生。
3.乳腺增生疼痛較嚴重時,可選用中藥調理,如乳癖消、逍遙散等。吃這些藥可以緩解乳房脹痛,但如果腫塊仍繼續增大,就要到醫院積極治療,定期復診。
4. 若發現內衣有漬斑,要去醫院就診。乳管鏡檢查的開展已可以對乳管內乳頭狀瘤進行早期發現,并可發現較早期的原位癌,以便給患者及時的治療和良好的療效。
5.乳腺癌有一定的遺傳幾率,所以若親屬患有乳腺癌,應每半年到一年去醫院進行檢查。在高發年齡發現腫塊,選擇在月經來潮結束后10天左右,去醫院做排除乳腺癌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