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性溫、味甘,《開寶本草》謂其:“益氣血;黑髭鬢,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本品具有補益精血、澀精止遺、補益肝腎的作用。據(jù)報道,何首烏能降低血脂、緩解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本品使用時一般多為丸、散、煎劑所用,可水煎、酒浸、亦可熬膏。
陰虛者的補法:所謂陰虛,是指營養(yǎng)人體的血、津液、陰精皆不足,是血虛的進一步發(fā)展,其主要體征是:形體消瘦,午時面色潮紅、口咽少津、心中時煩、手足心熱、少眠、便干、尿黃、多喜冷飲、不喜過春夏,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陰虛體質(zhì)者當選用下列補藥:
枸杞子:性平。味甘,《本經(jīng)》謂其:“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本草綱目》云:“枸杞子補精血,益腎氣。”近代研究,枸杞子含有甜菜堿、胡蘿卜素、硫胺、核黃素、煙酸、抗壞血酸、鈣、磷、鐵等成分,具有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nèi)沉積、防止脂肪肝、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太平圣惠方》載有枸杞粥,用枸杞子30克、粳米60克,煮粥食用,對中老年因肝腎陰虛之頭暈目眩、腰膝酸軟、久視昏暗及老年性糖尿病等,有一定效用。
桑椹:性寒、味苦,《本草拾遺》云:“利五臟、關節(jié)、通血氣,久服不饑……變白不老。”本品可補益肝腎,有滋陰養(yǎng)血之功。近代臨床常用于貧血、神經(jīng)衰弱、糖尿病及陰虛型高血壓。使用時,可將桑椹水煎,過濾去滓,裝于陶瓷器皿中,文火熬成膏,兌適量自蜜,貯存于瓶中。日服二次,每次9~15克,溫開水調(diào)服。
黃精: 性平、味甘,《本經(jīng)逢原》云:“寬中益氣,使五臟調(diào)和,肌肉充盛,骨髓堅強,皆是補陰之功”,本品具有益脾胃、潤心肺、填精髓之作用。近代研究證明,黃精具有降壓作用,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及肝臟脂肪浸潤也有一定效果,故常吃黃精,對肺氣虛患者有益,還能防止一些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發(fā)生。在《太平圣惠方》里載有服黃精法,即將黃精根莖不限多少,洗凈、細切、用流水去掉苦汁、經(jīng)九蒸九曬時,食之。此對氣陰兩虛、身倦乏力、口干津少有益。
陽虛者的補法:此系氣虛者的進一步發(fā)展,主要體征是畏寒、肢冷、倦怠,小便清長、大便時稀、舌淡胖、脈沉乏力,這種體質(zhì)也即是人們所常說的“火力不足”,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