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糖尿病是一種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積過多的疾病。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染患率特別高,患上糖尿病會讓人非常的痛苦。患者常常覺得口干想喝水,因多尿而半夜多次醒來。盡管已吃了不少食物仍覺饑餓感,體重減輕、嗜睡等等。 糖尿病一旦控制不好會引發并發癥,導致腎、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變,且無法治愈。那么怎么樣吃才會對糖尿病人好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冬季適合糖尿病人的養生食譜,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糖尿病簡介與治療方法
簡介
糖尿病的早期癥狀,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會引發并發癥,導致腎、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變,且無法治愈。
治療方法
原則總則
長期堅持規范治療是重要的,包括:控制飲食,堅持適量運動鍛煉,合理用藥。 當前醫學專家則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質攝入的飲食結構,對改善血糖耐量有較好的效果。
一、營養治療
1、計算總熱量
按照性別、年齡、身高查表或者簡易公式獲得理想體重(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然后根據理想體重和工作性質,參照原來生活習慣等計算總熱量。休息狀態成年人每日每公斤理想體重給予熱量25-30kcal,根據體力勞動程度做適當調整,孕婦、乳母、兒童、營養不良者 或伴有消耗性疾病者酌情增加。肥胖者恢復體重應酌情減少,酌減恢復體重。
除了控制飲食之外,在目前醫學領域中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新的治療糖尿病方法增加了免疫治療方法,以提升人體免疫系統來增強胰島素的分泌功能,比如日本進口的“八佰*壹-電粉”效果就很好!
2、營養物質含量
糖類約占總熱量的50-60%,提倡用粗糧、面和一定量雜糧,忌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質含量一般不超過15%,伴有腎功能不全者,蛋白攝入減量(遵醫囑),脂肪約30%,控制膽固醇攝入量 ,不超過300mg/天。
3、合理分配
每克糖、蛋白質(4kcal),每克脂肪(9kcal),將熱量換算成食品后制定食譜,根據生活習慣、病情和藥物治療進行安排。早中晚食物量可以按照1:2:2,或 1:1:1分配。
4、隨訪
以上僅是原則估算,肥胖者在措施適當的前提下,體重不下降應該進一步減少飲食;消瘦的患者如果體重有所增加,其飲食方案也應該調整,避免體重繼續增加。
二、體育鍛煉
運動和飲食控制、藥物治療同樣重要。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降低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即單位量的胰島素可以降低更多的血糖)。心、腦系統疾病患者或嚴重微血管病變者,根據情況安排運動。因此糖尿病人鍛煉是不可缺少的方法。早晨大聲唱歌吐納也是很好的手段。
三、病情監測
每位病人都應有自己的血糖自我監測日記,并養成每天記錄的良好習慣,血糖自我監測的日記內容包括:
1、測血糖、尿糖或HbAlc的日期、時間。
2、與吃飯的關系,即飯前還是飯后。
3、血糖或尿糖的結果。
4、注射胰島素或服口服降糖藥的時間和種類、劑量。
5、任何影響血糖的因素,如進食的食物種類及數量、運動量、生病情況等。
6、低血糖癥狀出現的時間、與藥物、進食或運動的關系、癥狀的體驗等。
每次去醫院看病時應帶好你的血糖監測日記,與醫生討論如何調整治療。
四、口服藥物治療
常用的有:化學類有促胰島素分泌劑、雙胍類、AGI 等;
其中以下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化學類類藥:
(1)1型糖尿病人(胰島素依賴型)。
(2)懷孕婦女。
(3)明顯肝、腎功能不良患者。
(4)服用大量降血糖藥仍無法良好控制血糖。
(5)嚴重之全身或局部感染癥。
(6)重大壓力情況,如重大手術、嚴重外傷、長期禁食。
(7)對口服藥過敏或不能忍受其副作用患者。
請在專業指導下使用!避免副作用,禁忌癥等。
五、胰島素治療
適應癥:
①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在發病時就需要胰島素治療,而且需終生胰島素替代治療以維持生命和生活。約占糖尿病總人數5%。
②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的基礎上,如果血糖仍然未達到控制目標,即可開始口服藥物和胰島素的聯合治療。一般經過較大劑量多種口服藥物聯合治療后 HbA1c仍大于 7.0%時,就可以考慮啟動胰島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