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問診是對病人或陪診者進行系統而有目的的詢問。包括病人的體質、生活習慣、起病原因、發病及治療經過、現在的癥狀及過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體來講,可以包括問寒熱、問汗、問疼痛、問睡眠、問飲食口味、問二便等。
一、問寒熱,有病及時發現 寒熱的產生,主要決定于病邪的性質和機體的陰陽盛衰,是機體正邪相爭的表現。臨床上常見的寒熱癥狀有:但寒不熱、但熱不寒、惡寒發熱、寒熱往來。
但寒不熱:如果你感覺寒冷而不發熱,屬于陽氣不足的虛寒癥。
但熱不寒:如果你發熱,不感覺冷或反而怕熱,為里熱癥。若高熱伴見口渴喜冷飲、出汗、大便秘結為實熱癥。若午后低熱,伴有手足心發熱、夜間出汗、兩顴發紅者為里虛熱癥。
惡寒發熱:如果你自覺怕冷而體溫升高,表示外邪侵襲肌表。
寒熱往來:寒與熱交替出現。寒熱往來定時者,為瘧疾;寒熱往來不定時者,伴兩脅脹痛、口苦,為肝膽病。
二、問出汗,看準病的虛實
汗出與陽氣盛衰、津液盈虧相關。
無汗:如果發熱、惡寒、頭痛無汗,為表實癥。
出汗:如果外感風邪,發熱、怕風汗出者,為表虛癥。
自汗:如果白天稍活動即出汗,常伴疲勞乏力、氣短畏寒,陽氣虛損所致,多為內傷病。
盜汗:指夜間睡著后出汗,伴有發熱、顴紅、心煩、失眠多夢、口干舌燥,為陰虛內熱所致,多為內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