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飲食養生法
春季飲食養生
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 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 保證充足的維生素
早春時期:為冬春交換之時,氣溫仍然寒冷,人體內消耗的熱量較多,所以宜進食偏于溫熱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熱量較高的主食,并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中除米面雜糧之外,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制品等。
春季中期:為天氣變化較大之時,氣溫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可以參照早春時期的飲食進行。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
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所以宜于進食清淡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補充足夠維生素,如飲食中應適當增加青菜。
春季飲食宜忌生冷油膩之品,傳統醫學還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不宜多食酸味食品,以免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
夏季飲食養生
飲食以清淡為主 保證充足維生素 保證充足的無機鹽 適量補充蛋白質
由于夏季炎熱而出汗多,體內丟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所以多進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進餐時食粥,午餐時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在煮粥時加些荷葉,稱荷葉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有醒脾開胃,消解暑熱,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夏季的營養消耗較大,而天氣炎熱又影響人的食欲,所以要注意多補充優質的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營養物質;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梨等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
補充足夠的水分和無機鹽(如鈉、鉀、鈣等),特別是要注意鉀的補充,豆類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鉀的很好來源;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
夏季特別要注意多飲水,以補充機體因出汗造成的水分丟失。解暑的飲料中以茶水為佳,特別是綠茶,有消暑解渴,清熱瀉火的作用。
飲水要注意4點:
1、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時時飲用,不要等口渴時再飲。
2、大渴時不宜飲水過多,以免胃部不適。
3、餐前及進餐時不宜飲白開水,以免沖淡胃液影響消化。
4、不要過食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