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冬主“藏”,養生應該注重養陰藏神,這樣才能保持精力充沛。黃帝內經曰“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目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中醫養生源遠流長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中醫冬季養陽都有哪些方法吧!
中醫保精氣壯陽氣必知七個妙招
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后至立春前這段期間為適宜。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飲食、睡眠、運動、藥物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1、冬季保暖三個重點
冬季要保證頭暖、背暖、腳暖。女性在生理期還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特別是陽虛的人,這三個部位容易受寒邪侵襲。中醫的經驗是,“冬傷于寒,春必溫病。”冬天過分受涼,冬寒進入體內,到春天就會患溫?。ㄊ且园l熱為特征的外感急性病,如流感等)。
陽虛體質的人,冬天做身體按摩時,要減少背部按摩的時間,好使用紅外線烤燈溫暖背部。中醫認為,腹為陰,背為陽,背部裸露和按摩容易擾動陽氣而導致陽氣外越。相反,應該重視陰經的保健,可以在位于胸腹部正中線的任脈上拔罐或艾灸,任脈與六陰經有聯系,稱為“陰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諸陰經經氣的作用??梢灾攸c做膻中穴(雙乳中間)、神闕(肚臍)、關元(肚臍下四指)等穴位。
Tips:防感冒小偏方。如果不小心受涼風寒,可以用姜片、紅糖煮水喝。還可以用蔥白、姜片、糯米煮粥,加適量米醋,制成“神仙粥”,預防風寒感冒,效果非常好。
2、多曬背,壯陽氣
冬天是抑郁高發的季節,這與缺乏日曬有關系。冬季里中醫提倡“曬背”來養生。背部是身體重要的七條運輸和管理陽氣的經脈匯集處,經常背對日光而坐,讓太陽把脊背曬得微暖,陽氣會通過背部穴位吸收到體內,然后運送到全身各處。當你曬了太陽感覺遍體和暢時,就是體內陽氣充足,經脈通暢的表現。陽氣補足了,我們又可以精神抖擻地享受生活。
Tips:冬天里的陽光情緒很重要。面對年終考核等職場挑戰也讓人感到壓力重重。養生專家提醒:遇到不順心的事要積極調整情緒。也可以通過傾訴、唱歌、理智的爭論等適當的方式宣泄出來,保持心態平和。
3、固腎藏精,有節制
進入冬季,腎經變得活躍起來,腎為先天之本,為藏精之府,冬天是養精藏精的佳時節,腎虛的人在冬天里補腎易見效。腎精主要靠養,節約使用,才能細水長流。而補腎第一要點就是節制性愛。古人在陰歷11月和5月提倡夫妻分床而睡。就是認為這兩個月房事過度,會使身體消耗比較大,應該加以節制。
Tips:嘗試早晨做愛吧。周末早晨,從容地與愛侶享受性愛時刻。而激情過后的小睡,也可以及時恢復體力,養精蓄銳。另外,用杜仲或肉蓯蓉配上枸杞、甘草泡一些藥酒,每天小酌一杯,可以補腎溫陽。